“这仅仅是古堰画乡文化产业迸发出来的一朵火花。”杜良飞指着机器轰鸣的建筑工地告诉记者,斥资4亿元的古堰画乡景区文化旅游产业基地第一期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,“按照正常进度,明年10月能够投入使用,第一期150家商家画廊可以入驻,不久的将来,古堰画乡还会有更多的农民油画闻名全国、走向世界。”
“2005年,文化体制改革给古堰画乡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。丽水市委、市政府顺应文化产业发展趋势,在加快绿谷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丽水特色文化的优势,整合丽水丰富的文化资源,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古堰画乡文化产业园区。”与古堰画乡一起成长的杜良飞对园区的建设记忆犹新。
经过近5年的开发建设,园区内的基础设施趋于完善,引进了油画企业、乡村酒吧、民俗民品商店、农村手工艺和特色产品展销店等经营企业,一个集油画、酒吧、民俗民品等于一体的多元文化产业园区正在逐渐成长,美术写生基地、创作基地、行画生产基地、生态休闲度假中心的“三基地一中心”框架初步形成,并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命名为第一个“摄影之乡”。
跟随着杜良飞的脚步,我们走进了古堰画乡古街,沿着古朴的小巷向前,一栋栋古色古香的村屋外挂满了画廊、工作室的招牌,男男女女、老老少少的画匠们竖起画板,在屋前空地上认真地创作。
“一个普通的画师3天时间就可以摹绘复制完成一幅作品,售价在1000元左右。”杜良飞随口报出几个数字,古堰画乡集聚了来自深圳、广州、香港等地40多家商品油画生产企业,产品外销世界各地。今年截至10月,油画销售额达到1200多万元,成为一个渐趋兴旺的油画商品市场。
古堰画乡声名远播,离不开当地的积极推动。这些年,丽水市委、市政府编制了《大港头镇城镇整体规划》,对商品油画生产基地、画廊步行一条街、画家村、写生基地、工艺美术习训中心等10多个项目进行策划包装,完善创作、制作和销售一条龙产业链。通过采取各方面的优惠措施,加大服务扶持力度,同时举办博览会、采风创作活动,加强宣传推介,提升古堰画乡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古堰画乡是文化与市场碰撞后催生的产物,老百姓也坐地吃起了文化饭,他们或制作行画、加工画框,或出租房屋、开办农家乐,腰包慢慢鼓了起来。
目前,古堰画乡发展农家乐的经营户有30多户,直接从业人员300多人,年收入达1500万。去年,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3.5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。园区先后建成九龙巴比松、在水一方、石牛和大济4个写生接待中心,为中央美院、中国美院等10多个省市的160多所艺术院校提供写生基地。去年,写生接待量达10万人次,每天平均要接待1000余人。
杜良飞说,在古堰画乡的发展进程中,文化始终是灵魂,他们没有把景区当成纯粹的旅游景点来开发建设,而是一切围绕文化产业的相关环节展开,努力突出“文化、生态、休闲”的特色。
在杜良飞的计划书里,除了已经开工的古堰画乡文化旅游产业基地,通济堰水利博物馆、画廊步行一条街、通济堰历史文化理论研讨会等即将启动。
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,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,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。东莞外来工群像:每天坐9小时 经常...66833